《灰椋鸟》教学反思

时间:2024-09-01 01:27:15
《灰椋鸟》教学反思

身为一名人民教师,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,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,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?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《灰椋鸟》教学反思,仅供参考,欢迎大家阅读。

《灰椋鸟》教学反思1

教学目标:

1、通过品味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情景的句子,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。

2、能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
3、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,激发学生对鸟类、对大自然的热爱。 教学重点、难点:

文章第四、五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,对灰椋鸟的归林及它们入林后落下飞走,起舞争鸣的景象,作者观察细致,描述生动形象。要引导学生读通读懂有关语句,进而体会这些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。

教具:磁带《一个真实的故事》

教学过程:

一、复习

1、这堂课,我们继续学习课文《灰椋鸟》,以前,作者总认为(出示)“灰椋鸟尖尖的嘴,灰灰的背,远远望去黑乎乎,有什么好看的?

2、可是,一个偶然的机会,一盘录相带却改变了徐秀娟的看法,让她忍不住地想亲自去看一看灰椋鸟。

同学们,带着我们的好奇心,让我们一起随着徐秀娟姐姐的脚步,走进那片林子,去等候灰椋鸟的归来。

二、学习第四自然段

1、(引读第三自然段落)我们跟随作者选择好观察的位置静静地等候,周围静得出奇,??

2、灰椋鸟是怎样归林的?

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,把关键的词句划出来,再仔细地品一品,在文中适当地地方写下你的感受。

(板书:读、划、品、写)

3、交流:

指名学生回答,并相机出示“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,??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。”

⑴抓住关键词说说体会

⑵师引导

①文中具体写灰椋鸟排空而至的句子是哪句?

②“大部队”指什么?它让你想起了什么?

4、指导朗读,读出气势,读出壮观。

5、师引读:灰椋鸟都飞回来了,先到的鸟??

⑴同学们,是谁在呼唤,是谁在应和呢?它们又是怎样呼唤,怎样应和的? ⑵出示:先回来的鸟妈妈在呼唤: ,

后到鸟孩子在应和: 。

先回来的鸟( )在呼唤: ,

后到的鸟( )在应和: 。

??

⑶师生互唤,生生互唤。

⑷再读读这几句话,此时,你的感受仅仅是壮观,气势磅礴吗?

⑸指名回答。

⑹将这种感受读出来。

三、学习第五自然段

1、师(过渡):夕阳渐渐西沉,天上的鸟越来越少,而灰椋鸟却不愿过早地安眠,它们在林中嬉戏,他们在干什么呢?用刚才的方法读读第五自然段。

2、学生自读自悟

3、交流

相机出示:“看,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??翩翩起舞哇!”

“树林内外??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”。

⑴学生谈感受

⑵师小结:此时,整个刺槐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,俱乐部里的彩灯便

是 ,音乐便是 ,舞池中的人儿便是 。 ⑶指导朗读

4、师:作者已被这喧闹而又热烈的场面感染了,竞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!她会欢呼些什么呢?

学生回答

四、学习第六自然段

1、师(过渡):是啊,作者由灰椋鸟归林的壮观,在林了中嬉戏的热闹想到了许多许多,出示“鸟是人类的朋友??到哪儿去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?

2、这是一句什么句?作者为什么不用陈述句?

3、齐读。

五、总结升华

1、此时,你还会觉得这种鸟没什么看的吗?学了课文,你觉得徐秀娟是一个怎样的人?(板书:爱鸟)

2、师播放《一个真实的故事》,在音乐中讲述徐秀娟的故事。

3、此时,你又有什么新的认识,新的感受?

相机板书:保护环境,保护鸟类,人人有责

4、师总结:徐秀娟走了,但我们不会忘记她,让我们牢记徐秀娟的话:“鸟是人类的朋友,树林是鸟的乐园。”牢记“保护环境,保护鸟类,人人有责。”

六、作业

1、阅读徐秀娟的故事。

2、读读、品品、巴金的《鸟的天堂》

附:板书:灰椋鸟

爱鸟

保护环境

保护鸟类

人人有责

反思:

1、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刻体会灰椋鸟归林的壮观,同时也为了能够轻松地带领学生突破重点难点,我充分放手让学生在读中悟、悟中读。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,学生能够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来体会文字中所蕴含的深厚感情,同时又能用富有感情的、个性化的朗读把文章中传达的讯息表现出来。

2、实实在在地教会了学生读书的方法,以学生为主体,让他们读、划、品、写,科学合理指导学生运用方法,掌握语文知识,接受情感熏陶。教师教给学生学习课文的方法,让学生带着目的,循着方法,自主地阅读感悟。因为只有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,能够自己感悟到语言文字蕴含的情趣,才会真正被课文所感染。

3、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,着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鸟的看法的变化,又用作者产生爱鸟,为鸟而献身的壮举来教导学生,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鸟、爱树森、爱一切生命、爱大自然教育起到“润物细无声”的作用。

4、教师能凭借已有的语言材料,拓宽学生思路,加强语言积累。能合理利用文章的空白处,启发学生想象,进一步加深对课语文内容的感悟、理解,指导学生感情朗读,配乐朗读,进一步升华了学生的护鸟意识。

5、在课文教学的过程中,能充分运用读、想、议等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,发挥学生的想象,进行合理的思维训练,拓展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。而阅读之后的师生交流又体现了“从文本到感受,又从感受回归文本的 ”的情感流动方式,唤醒了学生久违的激情,以及在心中珍藏已久的真情。

6、对于灰椋鸟,学生心中有千言万语要一吐为快,此时,老师充分给予学生这个机会,让他们畅所欲言,通过他们的笔,通过他们真情的朗读,表达他们心中的激情,同时学生在读写中情感再一次得到升华,心灵再一次得到启迪,潜移默化中受到了人文教育。

7、最后,老师感人的朗读及音乐的渲染,也能起到水到渠成、帮助学生升华感情的作用。

《灰椋鸟》教学反思2

《灰椋鸟》这篇散文描绘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,表达了作者对鸟儿的喜爱和对林场工人辛勤劳动的敬仰之情。领会并欣赏灰椋鸟归林以及他们落下起飞、起舞争鸣的景象,体会作者观鸟时的兴奋,欢呼时的情感,增强学生爱鸟意识,是本文的教学重点。

教学本课时我先运用了多媒体创设情境,把学生带入到百鸟归林,呼朋引伴,浩浩荡荡的壮观场面,学生的视觉得到了 ……此处隐藏14107个字……/p>

本文作者在写灰椋鸟归林和闹林场面时,展开了丰富的联想,才会使人读了文章之后如见其形,如闻其声。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读写结合的点。教师在教灰椋鸟倾诉,呼唤,应和时,先由师生合作创设了“呼唤”,“应和”的情境,既理解了这两个词,又引导感受了母子间、兄弟间、伙伴间的情意。此时,再引导孩子模仿抓住“倾诉”想象表演说说倾诉的内容,既训练了语言的表达,又进一步体会了鸟儿之间就像朋友、家人、爱人一样,互相倾诉着,呼唤着,应和着,让读者感受到了浓浓的情意。随后,“好像……又像……”的教学也渗透了这种写法。这个说话练习,既让学生学习运用了展开联想的写作方法,又为人文的朗读感悟做好了铺垫。

  2、导课外,重延伸

阅读巴金的《鸟的天堂》的作业,再次体现读写结合,反映了人与自然,和谐共生的主题。

  三、读写结合

课末,教师总结,本文条理清晰、点面结合,将灰椋鸟归林、闹林的场面描绘得跃然纸上,给人强烈的艺术感染。你能不能想象灰椋鸟早晨出林的场面呢?请你模仿本文的写法写个片段。

此练习引导学生学以致用,一在于引导学生恰当运用文中优美的词句,化为自己的语言加以灵活运用;二在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条理清晰、点面结合、巧用修辞等写法模仿写作,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。

翟校长对我的课给予了点评,说我将品读中的“揣摩”表现到了极致。我知道,这是他的礼貌,他的宽容,他的鼓励。其实我的课上有很多的失误,很多的遗憾,还有我的调控能力和点拨艺术有待加强。真的很感谢进修校安排的这次活动,更要感谢我的导师——何校长,好好向她学习,加油!

《灰椋鸟》教学反思15

一、钻研教材,成竹在胸,随机应变

怎样才算一堂好课?游彩云老师说:真正的好课应该是灵动的、智慧的、动态生成的。只有教师深入透彻地钻研教材,在目标的确定、内容的安排、方法的选择、媒体的运用等方面作了充分准备,全面思考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变化并作出应对措施后,才能把整个身心都投入到课堂中去,才能把目光都集中到每个学生的身上,才能一步步引导学生深入浅出地感悟语言文字。

一开始可能受参考书和其他老师教案的影响,我在设计第二课时教学时直奔重点,仅仅围绕场面如何如何壮观展开学习。反复揣摩作者的意图,终于发现了一条情感变化的线索:作者由满不在乎到迫不及待想去看;由耐心地等待到突然看见时的惊喜;由初见时的惊喜到后来的惊叹、激动、兴奋;再由兴奋恢复平静后由衷的感激,可以说作者是一位善良美丽、文笔优美、情感细腻丰富的女孩。假如不循这一线索,学生怎么可能自然地与作者产生共鸣,体会作者的爱鸟之情呢?所以,教学设计时,我将这些情感穿插在过渡语或小结语中。

老师与学生不同的地方在于比学生早学一步而已。要学生动情,老师首先得动情;要学生想象,老师先要有丰富的联想;要学生激情朗读,老师先要读得有情;要学生咬文嚼字,老师先要咬文嚼字。所以,我在“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”、“不停地鸣叫”、“互相倾诉”、“翩翩起舞”、“似飞瀑”“如惊涛”……这些生动的词眼上停留回味了很久。

课堂上,我把目光集中到每个学生身上,关注他们表情的变化,倾听他们发言的内容,了解他们体会的程度……然后,该激励的激励,该点拨的点拨,该调整的调整,该示范的示范。比如,四、五两个自然段的学习方法是一样的。如果说第四自然段的交流还受我“牵绊”的话,第五自然段就完全放开了学生的嘴。当他们谈到鸟儿翩遍起舞、百鸟争鸣后,应显得激动不已。所以,此时,当学生提到“……,竟情不自禁欢呼起来。”时,我立刻调整原来的设计,让学生说说此刻我会欢呼什么呢?

二、淡化分析,咬文嚼字,逐层感悟

一堂好的语文课,首先得有“语文味”。语文要学的不是“写的什么”,而是“怎么写的”。《灰椋鸟》这堂课,由复习导入,重点学习三、四、五自然段。教学中,环节不多,但环环相扣,逐层深入;分析不多,但圈点批注,感受颇深;文字不多,但热情朗读,声声入耳。我是这样设计的:1.请同学听录音朗读,初步感受场面的壮观与作者的喜爱之情。2.自由读课文,抓住作者看到的、听到的和联想的到,展开说说让自己感受最深的词或句。其中,“排空而至”、“列队飞行”、“倾诉”、“翩翩起舞”、“百鸟争鸣”等词纷纷落入学生视线,感受谈得很是生动:“它们像一支支很有纪律的部队一般。”“先一小群一小群飞来的鸟儿就像前锋部队,它们一路打探敌情呢!”“只有亲密的朋友、亲人间才会倾述心里话,这里的鸟儿在作者眼中就和亲人一样,多么感人呀!”“我感觉到穿着金红色裙子的少女正在跳舞,她们在比谁的舞姿更美。”“这么活泼可爱、配合默契的鸟儿有谁会不喜欢呢?”……正是有如此丰富的情感作为支撑,课堂上的朗朗的读书声,可说是非常令人激动,特别叫人兴奋。3.将话补充完整:我竟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:“ ”,水到渠成。有想与鸟儿同欢的,有为作者感到高兴的,有欲翩然起舞的……4.体会作者对林场工人的感激之情,简介作者事迹,在《一个真实的故事》那如泣如述的歌声中,在“爱鸟护林”的宣言及签名活动中结课。

整堂课的教学,紧扣重点,以学生的想象感悟为主,教学生咬文嚼字,从而对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有了深刻的印象,更为重要的是身临其境般地体会到作者的情感,感受到作者那颗水晶般透明美丽的心灵。

三、投入激情,真诚微笑,融洽自如

课后,学生的日记中有这么一段话:当时,老师提了一个问题,我们一下子都没反应过来,课堂气氛突然间紧张起来。可我发现老师依然微笑着,笑得那么真诚,那么灿烂,终于有人举手了,一个,两个,……越来越多了。后来的课,大家上得都很轻松,仿佛忘记了背后的客人老师。

也许是对课文琢磨多了,也许是对自己的学生充满了信心,这堂课上,我发觉自己从头至尾都没有一点儿紧张。除了需要皱眉的时候,我一直在笑。虽然我的笑容不美丽,但我知道,真诚的微笑让我、让我的学生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,发挥了最佳的水平。

真诚的微笑,再加上激情的语言,更能打动学生的心扉,点燃学生精神的火焰。如在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后,总能及时小结或评点:“多么恰当而又生动的想象,你将来也一定能写出像课文一样动人的文章。”“这些鸟儿多美、多活泼、多惹人喜爱呀!爱鸟的同学请读一读这两句话。”课末,我动情地说:“同学们,鸟儿们如此幸福快乐的生活,听着徐秀娟感人的事迹,此时此刻,你还想和大家说几句吗?”“多么爱鸟的孩子,请把你的名字写在‘爱鸟护林’小队名单上吧!”

轻松自在的课堂,对谁不都是一种美的享受吗?

课末,一首《一个真实的故事》飘荡在教室上空。我轻轻唱着,眼里渐渐盈满泪花;孩子们看着感人的MTV画面,忍不住跟着我哼了起来,他们的眼圈红了……我循着作者的情感线索带着学生学习这篇课文,最后又跳出文本,帮助他们深刻体会作者对鸟、对大自然不平凡的爱,激励学生的爱鸟意识、环保意识,对学生进行了生动的人文教育。

我想,要上一堂感染学生的课,老师吃透教材,读文生情以及精心设计,创设情境是必不可少的。同时,也只有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,能够自己感悟到语言文字蕴含的情趣,才会真正被课文所感染。

《《灰椋鸟》教学反思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